金秋十月,丹桂飘香,龙华教育迎来了一批远道而来的客人——广西东兰跟岗交流的16位老师们。学员们深入了解学校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参加学校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实地感受龙华“积极教育”的新样态。
跟岗交流加强人才培养,提升贫困地区教育“造血”功能,既是龙华教育构建立体式精准帮扶模式的重要一环,也是龙华传播“积极教育”理念、推广复制“龙华经验”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龙华区教育局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和对口帮扶工作,不仅改变了不少贫困地区的教育面貌,也让深圳教育和龙华教育的理念模式传播得更深更广,创造了教育领域立体式精准帮扶的新实践,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十三五”教育帮扶工作总结之年交上了一份优异的“龙华答卷”。
撰文:陈熊海受访单位供图
关键词:投入
派出上百名干部累计募集超万元帮扶经费
地处桂西北、云贵高原南缘,距深圳公里有余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有一所满是深圳元素的学校,这所学校叫做东兰深圳龙华小学,由深圳市龙华区对口帮扶援建,是该县向阳新城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配套设施建设项目。
走进这所学校,你会发现除了四面环山,其它并未与深圳的学校有何不同,明亮的教学楼、宽敞的图书室、完备的体育场……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基本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里的名学生穿的都是深圳校服。风靡网络的蓝白款式,“撞上”大山里的蓝天白云,交织出了一幅希望的画卷。
作为集中体现龙华教育扶贫成果的示范学校,东兰深圳龙华小学就是龙华区教育局参与对口帮扶工作的鲜活印记。近4年来,龙华区教育局派出名干部赴新疆、西藏、广西、广东河源等地支教、驻村,接待近名干部到龙华区培训交流,开展线上线下名师送课、讲座超场,参与师生超15万人,为对口帮扶地区募集超万元经费,用于改善当地办学条件和贫困户脱贫,为众多贫困地区的学子带来了希望。
地处大石山区、物产匮乏的国务院挂牌督战贫困村弄彦村,户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户。面对如此艰巨的扶贫任务,龙华区教育局一方面投入余万元爱心捐款作为扶贫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住房保障、村小办学条件等,另一方面面向全区公办中小学筹集爱心资金36万余元设立弄彦村奖学基金,用于奖励弄彦村的优秀中高考学子。
弄彦村坡白小学是一所只有两个年级两个班的小学,仅数十人就读,当地群众盼望能在学校内建一所幼儿园。为此,龙华区教育局联系广东阳光慈善会捐赠价值5万元的教学和食宿物品,帮助坡白小学建起了一所附属幼儿园,还从爱心捐款中专项划拨12.2万元用于幼儿园的日常运营经费,让坡白小学及附属幼儿园的教学条件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
“上一辈的贫困,不能再传递到下一代。”龙华东兰支教队队长、东兰深圳龙华小学副校长夏卫兵介绍,支教队寻找到包括弄彦村9名学生在内的14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他们都来自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及幼儿园。一方面建立“一人一档”,另一方面通过寻找龙华区的爱心学生家庭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促进两地家庭互访,以帮助这些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为解决弄彦村部分高中及以上贫困学生的读书问题,支教队积极与龙华区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取得联系,通过向企业募捐为他们提供助学资金,以实现他们的大学梦。目前,龙华区教育局提供的爱心助学资金已资助该村高中以上在读学生46人,弄彦村37户贫困户已经全部具备脱贫条件。
不仅仅是弄彦村,今年以来,龙华区教育局在脱贫攻坚方面也投入了许多人力、财力、物力。龙华区教育局共派出67位干部人才赴西藏察隅、新疆喀什、广西河池市东兰县、凤山县、广东河源市紫金县等地参与对口帮扶工作。其中,派驻贫困村干部6名,外派支教教师61名。
除了派驻人才外,龙华区教育局各对口帮扶力量还在资金上对所在地区予以支持。今年5月,龙华区教育局面向教育系统干部职工、师生家长发起“精准扶贫你我同行”爱心捐款活动,累计发动3.48万人参与捐款,共募集扶贫资金.86万元。紫金县支教队获得万元用于紫金中学和乡村远程教育网络建设;援疆教师梁梅芳、艾志勇积极联系后方学校和家委会,捐助共计20万元的口罩助力喀什市幼儿园返园复课;凤山县支教队为六所县直属中小学捐赠价值9万余元的抗疫物资和4万余元的教学物资……
关键词:变化
“润物细无声”改变当地教育生态
“之前来我们学校的人,都是一张严肃的脸,你的笑却是最好的,希望你的徒弟成为我们的老师。”这是察隅一所学校五年级小学生索朗旺姆写给龙华察隅支教队队长、察隅县教育局副局长张文华的信。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必须用教育扶智,减少贫穷的代际传递。教育扶贫,不像产业扶贫等立竿见影,而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改变。
“孩子本能地知道,什么是好的教育,他们渴望好的教育。”对只有7所中小学的察隅县,张文华介绍,过去的一年半,龙华区教育局共有6批教师共33人前往察隅进行柔性人才教研,在各个学校蹲点两周,听课、评课、上示范课、培训,并与当地的骨干教师一起读教材、设计课程、讲评课程,举行教研工作坊。
“以往没有人去当地进行过专题教研,起初,当地老师对这种教学活动有抵触情绪,不想打破以往的惯性。后来,我们通过教研活动让他们知道自身的课堂教学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改变了当地教师对教研的认知及态度,带给当地教师比较大的触动,他们还盼望着下一批教师的到来。有不少当地学生看到深圳老师来了,就直接拉着老师去班里上课。”张文华说。
来自深圳观澜中学的夏卫兵老师,不仅肩负东兰支教队的工作,还分管东兰深圳龙华小学的德育工作。到达东兰后,他对全县中小学的德育工作进行调研,发现东兰的德育教育现状与深圳有不小的差距。于是,他立即成立东兰深圳龙华小学德育处,动员班主任利用1—2周的时间完成了多名学生的成长档案,在学生当中推行仪容仪表、言谈、待人等“五礼”教育,还举办了一年级学生的开笔礼活动,在东兰县引起了巨大反响。
对不少贫困地区来说,留守儿童占比较高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很多学生成长的阻力主要来自家庭。为此,夏卫兵在学校成立了学校家委会及家长学堂,利用空中课堂与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