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东兰讯(记者/韦鹏雁通讯员/杨峰)11月15日一早,东兰县长乐镇永模村52岁的贫困户覃汉宇推着垃圾车,前往村里的主干道清扫垃圾。他告诉记者:“在村里当保洁员一个月有元工资,给家里带来了稳定的收入。”
在东兰,有名像覃汉宇这样的贫困户,通过公益性岗位实现就业增收。该县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帮助农村困难群众就地就业增收,有效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截至今年9月底,全县已开发公益性岗位个,发放补贴万元。
量身定制供需求。东兰整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岗位需求,结合贫困劳动力实际能力,重点开发乡村道路维护员、乡村保洁员、农村养老服务员、村务协理员等岗位。
完善管理保实效。该县加强公益岗位的后续管理,规范扶贫公益专岗台账,制定公益岗位监督考核管理和评价办法,严禁虚设岗位、变相发钱等现象,对虚报、冒领、骗取岗位补贴资金单位和个人,从严追究责任,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