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小镇精神永存,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面向世界,博彩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经。6月22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民族文化交融互助调研宣讲团”社会实践队开始了第三天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来到定西市通渭县榜罗镇,开展以“民族文化我宣扬”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主要对镇上的民族文化调研以及民族文化宣传活动。

定西市通渭县榜罗镇曾经召开远近闻名的榜罗镇会议,榜罗镇会议解决了俄界会议所未能解决的在陕甘建立根据地的具体目的和问题,确定了包围与扩大陕北苏区根据地的重大决策,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实践队同学们对镇上居民进行了调查,经过一天的走访,我们对少数民族发展史及少数民族族与汉族人民之间友好交往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今天主要介绍回族的部分民族文化活动,甘肃自古就是回族的聚居地之一,回族也是甘肃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甘肃回族人口仅次于宁夏回族自治区。

回族受汉族文化影响较大,使用汉语、汉文,但仍保留了自己的习惯及宗教信仰。回族的衣着、饮食、婚丧嫁娶、节庆礼仪、风尚及禁忌等风俗习惯,大都与伊斯兰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回族男性一般戴白色或黑色、棕色无沿帽子,称"礼拜帽"或"巴巴"帽,女性戴丝绸制成的盖头;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三大节日;在饮食上禁食猪肉、自死禽畜或非穆斯林宰杀的动物,对异形怪状、爪利锋锐的飞禽、兽类也在禁忌之列,喜爱饮茶;男女结婚时,选择"主麻日"举行婚礼,并请阿訇念"尼卡"。

甘肃的回族主要有两种来源:一是沿"丝绸之路"来华进行"茶马互市"而定居下来的中亚、西亚商人,一是元代戍边的回回军士以及贡使、商贾等。清初,甘肃回族已形成大片聚居区,现在甘肃回族的聚居区和散居地,是在清代中期以后逐渐形成的。因此,甘肃的回族以农耕牧养为其基本的经济基础,同时也擅长经商。他们经营的传统行业主要有:皮毛业、饮食服务业、手工业等。甘肃回族的民间艺术以"花儿"流传最广,河州砖雕,是临夏回族独具特色的建筑艺术创造。回族信仰伊斯兰教,甘肃是中国伊斯兰教教派、门宦形成和传播的主要地区。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曾经站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导致中国在清朝开始了衰退。然而,让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却是每个中国儿女的最高愿望。多民族文化与中外文化交汇让中国从新走向希望,也让国人看到了希望。在融合与交汇的过程中,各种先进的技术、科技、文化都得到了融合与交汇,一些先进的东西得到了很好的引进并在全国内迅速发展起来,从而让中国文化得到了更全面各快速更完善的发展。这些发展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让我们坚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指导老师:徐立鹏

(实践队队员来到榜罗镇会议纪念馆)

(队员与当地居民交流回族文化)

(队员在整理资料)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467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