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50岁的她背着儿子求学,只因为相信

01:27

2月27日,广西东兰县高中又到了开学第一天。

上课铃响,一个瘦弱的母亲正背着戴眼镜的男孩爬上楼梯,来到高一某班的教室。学生们都认识这对母子——50岁的母亲黄乜鲜和她17岁的儿子黄必华。

多年前,黄必华因病下肢瘫痪,家境贫寒。尽管有低保,但日子依然困难。黄乜鲜坚持让孩子上学读书,每天背着他一路求学,她说:“上学才是他唯一的出路,我不知道能背多久,能背一天我就坚持一天。”

“读书才是出路”

每天,黄乜鲜将黄必华用轮椅推到教学楼下,蹲下身,将儿子双手搭在肩上,躬身背起他,爬楼梯到二楼教室,将儿子放在座位上,再转身离开。

在广西东兰中学,黄乜鲜背着儿子黄必华走向教室。

背着儿子去教室、又背回来;再背去、又背回来……这对黄乜鲜而言已轻车熟路。在这所大山深处的高中,黄乜鲜每天跑六个来回,日复一日,风雨无阻。

黄必华说,读小学二年级时,他感觉腿部沉重,抬不起来,后来两条腿失去知觉。当时,父亲医院,医生摇着头告诉他下肢瘫痪难以康复。

那时,黄必华感觉整个世界都黯淡了,他整天躺在床上,不跟任何人说话。

在广西东兰县隘洞镇板康村,黄乜鲜用三轮车载着儿子黄必华行驶在上学的路上。

而家境清贫、丈夫身体差,也让黄乜鲜夫妇暗地里抹眼泪。他们担心自己老了以后,双腿残疾的儿子没办法活下去。

黄必华说,当时父亲鼓励他回学校读书,“时间久了,对现实也认清了,觉得自己没有别的出路,还是要去读书。”

年,离开学校3年后的黄必华回到拉板小学。为方便背儿子上学,父母来到学校旁的砖厂打零工,砖厂老板为他们腾出一间工棚居住。夫妻俩每天早晨背着儿子去学校,放学再接回来。

在广西东兰县隘洞镇板康村,黄乜鲜用三轮车载着儿子黄必华行驶在上学的路上。

“一块水泥砖50斤重,制成后堆放好,才算完成,能赚1块2毛钱,非常辛苦,一天只能挣20至30元钱。

为了背我读书,他们坚持留在砖厂。”黄必华流着眼泪回忆,那时父亲因为肝硬化,经常捂着胸口难受得说不出话来。

“能背一天算一天”

年,黄必华的姐姐考上大学,家里的日子更加艰难。

年,黄必华考入东兰镇中学,但学校没法为他提供单间宿舍。为了继续背儿子读书,夫妻俩在中学旁租下一间面积很小的房子。

无法干重活的丈夫每天背儿子上下学,黄乜鲜则到临近县区林场打零工。然而,黄必华刚读初三时,肝癌晚期的父亲离开了人世。

在广西东兰县隘洞镇板康村,黄乜鲜背着儿子黄必华上三轮车。

黄必华父亲离世后,黄乜鲜悲痛欲绝,这位瘦弱却很坚强的女人,每天按时背着儿子上5楼教室,早中晚几个来回。

丈夫治病、女儿读书,让家里欠下不少债务。每天要背儿子读书的黄乜鲜没法找工作,一家人靠低保和借钱度日。为增加收入,黄乜鲜常捡些矿泉水瓶,有时还能捡些日用品。

“妈妈有时会捡回一些洗衣粉、旧衣服或者球鞋。”黄必华说,他脚上仍穿着母亲捡回的一双黑色运动鞋。

在广西东兰中学运动场,黄乜鲜看着儿子黄必华练习操作轮椅。

黄乜鲜曾对黄必华的老师说,儿子渐渐长大了,她不知道自己能背多久,但只要能背一天就算一天。

“再苦也不怕”

年,黄必华中考结束,以他的成绩本可到全市最好的高中读书。但因离家太远、行动不便、成本高等原因,黄必华决定在东兰县高中读书。

东兰县高中副校长黄灵平说,了解到黄必华家里的实际情况后,学校在一楼提供了单间宿舍免费给他居住,还给了黄必华元助学金;从深圳来学校支教的教师王圣平在朋友圈发动爱心捐款扶助黄必华;学校小卖部的老板也给黄乜鲜提供了打零工的工作。

在广西东兰中学宿舍,黄乜鲜在择菜,黄必华在看书。

同学们对行动不便的黄必华充满关爱,有人背着黄必华下楼梯去厕所,有人课间背着他下楼到篮球场。如此种种都被他的母亲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母亲的坚强鼓舞着黄必华。黄必华的初中语文老师说,在父亲去世后,母亲最悲伤的那段时间,黄必华每天安慰母亲,从来轻易不表露自己的悲伤。

年2月27日在广西东兰中学运动场,

黄必华为妈妈黄乜鲜拔白头发。

黄必华语文成绩很好,他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是《秋天的怀念》,讲述一个青年瘫痪后,母亲给他无限的爱,让他变得无比坚强的故事。而文章的作者史铁生与他有着相似的境遇。

他说,自己正努力学习照顾自己。“我要努力做自己能做到的事。”黄必华说。他的高一班主任则说,几乎没见到黄必华情绪低落或失望过。

在广西东兰中学,黄乜鲜在教室外看儿子黄必华学习。

如今,这个家庭有了新希望。黄乜鲜的女儿大学毕业后,医院当护士,一家人的生活正在好起来。

看着坐在轮椅上的儿子,黄乜鲜说:“如果他能考上大学,我还是要背他去,再苦也不怕。”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393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