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南卫视《我家好家风》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
有这么一个人,
他的离世,
让所有林州人为之掉泪!
他是谁?又做了什么?
这就是今天《我家好家风》要讲的故事。
他是原林县县委书记,
他在林县整整工作了21年。
他率领林县人民,历经数载,
修成了人工天河——红旗渠,
创造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
他就是党的好干部,
人民的好公仆——杨贵。
杨贵先生已于年4月10日与世长辞,
但他的名字,
永远地刻在了林县老百姓的心里。
家中四个孩子,
都跟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一样,
在普普通通的岗位上,
艰苦奋斗,尽职尽责。
今天,我们就来聆听杨贵的家风故事。
吃苦,能让人自强、自立、自信。
........................................
人物介绍:杨贵
王宽,男,豫剧生角,国家一级演员。曾任河南省郑州市豫剧团团长。
年2月14日晚,王宽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年11月,荣获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王宽,男,豫剧生角,国家一级演员。曾任河南省郑州市豫剧团团长。
年2月14日晚,王宽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年11月,荣获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王宽,男,豫剧生角,国家一级演员。曾任河南省郑州市豫剧团团长。
年2月14日晚,王宽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年11月,荣获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杨贵(年5月28日—年4月10日),男,汉族,中共党员,河南省卫辉人。年4月,26岁那年被任命为林县县委书记,率领林县人民,历经数载,修成了人工天河——红旗渠,创造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被誉为“红旗渠总设计师”。
01
伟大工程的缔造者
河南省林州市,旧称林县,位于太行山麓,历史上这里自然条件恶劣,山高坡陡,十年九旱,水贵如油。20世纪50年代,年仅26岁的杨贵调任当地担任林县县委书记。
林州(旧称林县)地貌
年,林县又发生大旱,老百姓又面临更严重的饮水困难,他们不得已翻山越岭,走十几里路去找水。为彻底解决饮水问题这一困扰林县千年的难题,以杨贵为带头人的林县县委决定,修建一条水渠,把山西境内浊漳河的水,引入林州!
这条渠一修就修了十年。30万百姓在杨贵的带领下,不畏艰辛,最终修成了这项举世瞩目的伟大水利工程——红旗渠。红旗渠通水以后,林县千百年来干旱缺水的历史结束了!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人们都如此评价杨贵说:“古有都江堰,今有红旗渠;古有李冰,今有杨贵。”
“人工天河”——红旗渠
02
扎根林州不搞特殊
红旗渠没有通水的时候,林县十年九旱,吃水贵如油。很多地方的人一辈子只洗三次脸,毫不夸张,生下来洗一次脸,结婚洗一次脸,人去世的时候洗一次脸。而且水不干净,地方病比较严重。什么大脖子病,传染病,都很多。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杨贵到了林县当县委书记。其实在年底他就到林县考察过,那时候就对林县比较了解了,又缺水又穷,地方病也多。而杨贵书记去的时候,二话没说,还把全家从安阳都带去了。当时林县的老百姓都议论说看来这个书记是要长期干了,家属都带过来了啊。
来之前杨贵书记就对爱人说林县穷,那里人都穿粗布衣服,颜色也比较单调。而那个时候,爱人才19岁,在安阳银行工作,爱美,也爱穿花衣服。他专门给爱人说,不要穿花衣服,不然的话就脱离群众了。爱人在林州待了16年,没有一张穿花衣服的照片。
杨志勇:杨贵之子
在当时的县委大院,进门有棵苹果树,规定谁都不许摘,就算树上掉下来一个苹果都不能吃。当时杨书记的儿子杨志勇上小学一年级,每天看着苹果树就馋的不得了。有一次,小志勇看到地上掉了一个苹果,又没旁人,就捡起来吃了,后来这事被杨贵书记知道后,狠狠的批评了他一顿。
03
心系群众一辈子
杨志勇先生回忆说,当时小学生每个月的粮食标准是26斤,大部分是粗粮,最好吃的白面只有5、6斤,群众经常到书记家聊事,如果正赶上吃饭的时候,杨书记就先让群众吃,把最好的让给他们吃,这样自己家人一个月连顿白面都吃不到。
△图为年4月,杨贵被任命为林县县委书记
杨贵书记在河南待了45年后,调到北京工作,可无论他走到哪里,都没有脱离群众,杨志勇先生回忆说当时北京的家里有个大沙发,林县老百姓一来北京看病或者办事儿,就借宿到这儿,经常性的,还有的群众来北京看病,钱不够了,杨书记就给他们拿。杨书记在北京工作了45年,这45年,他虽然已经离开林县了,但几乎每天都有河南人和林县的人来找他,所以林县的什么事情他都知道。
杨贵北京家中的大沙发
杨志勇先生回忆说,在今年的4月5日,林州正好搞了一个吴祖太的祭祀仪式,医院看到了直播,当时他就很激动,掉了眼泪。红旗渠在修建的十年中间,有八十一位烈士,杨书记说这几年关心他们少了,自己心里很自责,他说到今年四五月份,春暖花开的时候,自己再回林州一趟,也去看看这些烈士、烈士家属。然后5天过后,遗憾的是杨贵书记于4月10日去世了,留下了他的一个未了心愿。
红旗渠建设者吴祖太
04
群众心中的杨贵书记
张买江,林县人,是当年红旗渠的建设者,也是劳动模范,父亲在建设红旗渠时牺牲了,母亲就把当时只有13岁小买江送到渠上搞建设。他说杨贵书记当时就在渠上跟他们同吃同穿同劳动,可以说,杨书记是看着他长大的。
红旗渠建设者、劳动模范张买江
张买江说:“杨贵书记绝对是人民心目中的好书记。当时他是县委书记,但是却跟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老书记逝世后,林州人没有不掉眼泪的,听到老书记逝世的消息,都像刀插在心上那么疼痛。”
05
杨贵书记的家风传承
杨书记有四个孩子,他们都跟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一样,在普普通通的岗位上,艰苦奋斗,尽职尽责。
杨贵书记的家庭
杨志敏,杨贵的二儿子,在国内当完兵直接就去国外留学了,目前在澳大利亚经营一家旅游公司。他说当兵的时候是在后勤搞汽车修理,所以在国外留学的时候就靠修车赚学费。修车也是一个很难忘的记忆。有一次是半夜修车,他在钻进车底下修,让他侄子在上面放油,还没让放就放了,呲了他一脸油。修车在别人看来是很苦的事情。但是我不觉得苦,因为从小到大苦惯了。
杨志敏:杨贵之子
杨贵书记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杨志勇、杨志敏身上也有传承,别人干不了的事情,杨志敏一定要干成。后来他开了一家旅游公司。他是最早在澳洲开旅游公司的一批中国人。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旅游行业,大家都知道杨志敏。
杨志勇是年当的兵,当兵的时候特别苦,吃东西也没有油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几天下来浑身脱皮。从城市去的兵一般都受不了,有时候农村的战士都坚持不了,可从小吃过苦的杨志勇能坚持下来。在河南巩县两百米以下的煤窑里干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转业后担任一个法国公司的驻华首席代表,为了解决郑州当时的水质问题,他想从欧洲引进当时最先进的水处理设备。可却被自来水公司员工的误解,经过两年的艰苦谈判,终于把项目成功落实下来。
原林县县委书记杨贵
这就是我们的老书记,一直到走,他心心念念的还是我们的林州人民,还是当年参与红旗渠建设的人们。老书记走了,但是他给我们留下了艰苦奋斗的红旗渠精神。而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老书记的子孙后代也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践行着、传播着这种红旗渠精神。
06
家风观察员点评
家风观察员:纪连海
杨贵带领大家在修红旗渠的时候,昭示了我们一个真理,中华民族坚贞不屈、艰苦奋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任何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很好地生存下来,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活得比我们要好,而杨贵和他的团队做的正是这样的工作。
07
我家好家风
我家好家风,吃苦,能让人自强、自立、自信。
——杨志勇
讲小家故事,扬中华家风。如果您也被他们的故事感动了,就请拿起手机把这份感动分享给大家,把这份正能量传播出去。更多精彩家风故事,欢迎您收看5月22日河南卫视21:15播出的《我家好家风》。
·主办·
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
河南省文明办
河南广播电视台
监制丨张毅主管丨龙涛主编丨李洁敏编辑丨洁敏
为“红旗渠总设计师”
人民的好公仆杨贵先生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