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春节来得特别早!大家都开始准备年货了!十几年没有回老家过年了!我的家乡下司春节是否还有看会这个习惯?
看会留给我美好的回忆,在物质贫乏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当时青少年最为津津乐道的事情,不仅有好玩的,而且还有好吃的。虽然过年这个习俗源远流长,但看会这个习俗也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才开始。这个“会”应该包含两个意思:一是庙会,看会就跟北方逛庙会一样;二是运动会,开展民间体育比赛,大家一起娱乐,都高兴高兴。各村举办的都叫“春节运动会”,我的感觉则是“庙会”的成分更多些。
“看会”这个习俗是黔东南地区特有的风俗。别的地方很少听说。黔东南州的凯里、麻江、雷山和丹寨等县农村较为流行,其他地方如黄平、台江、三穗和黎平等县有没有?我不知道,不能妄下结论。
立春时节,黔东南地区就正式迎来春暖花开的好时光!李树桃树杏树相继开花,恰好是农历新年,大家忙碌了一年,都需要好好放松,正也是游山玩水走亲访友的最佳时期。
下司街上的会最早,大年初三开始,由清江村和桃花村联合举办。接着是马场村的会,一般是初七初八举行,随后就是铜鼓村的,初十以后举行。后面就是白午村、摆仰村等等。
由于观众都是下司镇周围城乡的居民,数量有限。各村都心照不宣地错开办会时间,保证热心的观众不会错过每一次看会的机会。如果日期相同,观众分身乏术,人数太少冷冷清清不成样子,谁也不得好。
我的会瘾小,也就是下司街上及其附近几个村子办的会。下司街上的会就在家门口举行,当然不会错过。马场、铜鼓必须去。白午去过几次,摆仰去过一次,好像还去过舟溪一次。至于雷山和丹寨的会,只是听说,从外去过!因为太远,也没有亲戚家可以借宿吃饭,去不了!
下司街上的会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当然花费也最多。办会的钱从哪里来?当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这个事情镇政府从来不会干涉,都是由清江村和桃花村联合举办。每年春节前一个月,总有热心公益的人士组成春运会组委会,挨家按户收钱。一元两元不嫌少,百元千元不嫌多。不捐也可以,从来都不强迫。镇上的机构如镇政府、税务所、工商所、医院、供电所、道班、银行、信用社、中学和小学等也要出钱。看会结束后,个人和单位捐的钱都要用功德榜的形式公布。普通人无所谓,镇上有头有脸的人物捐得太少,会被大家取笑和小看,以后说话都不敢硬气。单位捐助也不能太少,有一年税务所捐钱太少,大家很不满:下司镇八百多个体户,每年上缴的税款也不少,怎么才给这几个钱,太不像话了!举行的项目,各处大致相同:芦笙比赛、斗牛、篮球、环城跑、爬山和冬泳。
芦笙比赛就是两个穿着苗族服装小青年吹着芦笙,后面跟着两排也穿着苗族特色服装、戴着明晃晃银饰品的苗族姑娘,手中拿着一方手帕,按照个头的高低排列,从二十岁到五六岁都有!随着乐声转圈跳着柔和缓慢的舞蹈。由于有高低和声,本人音乐天赋有限,听不出演奏的是什么曲子?什么旋律!如果没有芦笙旋律在耳边环绕,这个会就失去韵味,失色不少!没滋没味不精彩!芦笙比赛规则我也不太清楚。估计是看芦笙吹得好不好?舞蹈跳得好不好看?参加的人多还是少?那水平高的芦笙手,后面跟着几十名姑娘,围成一个大圈,场面着实壮观!那芦笙手肯定感觉很有面子!组委会有裁判打分,比赛持续好几天。最后评出前三名,奖品有锦旗、奖金,这是给芦笙手的。每个跳舞的姑娘都有帕子作为纪念。
芦笙赛场旁边就是篮球场,篮球是中国城乡最流行的体育项目,比赛规则人人皆知!任何人只要能组织起六个人,随便取个队名就可以参加!
每个人只能参加一只球队。每只参赛队伍必须交参赛费,一是作为奖金使用,参加的队伍越多,奖金越高,吸引力越强!二是防止有些人酒喝多了头脑发热,比赛到一半就溜之大吉,有始无终,破坏比赛制度,影响比赛的严肃性!交多少钱我不知道,反正能让这些参赛人员感觉心疼:如果退赛就当了冤大头。篮球比赛非常精彩,球场四周围着一大圈人看得津津有味,我就不用过多的描述。
斗牛比赛也是必不可少!没有牛打架的会肯定不是会!下司有两个斗牛场,一是河对岸中学北面的一个山谷内,另外一个就是南面环城路烈士陵园旁边。斗牛比赛是黔东南州居民最喜爱的一个节目,场面激烈血腥!并非每户农家都养得起斗牛,普通农家养的是耕地的水牛。养斗牛的人都是斗牛比赛的拥趸!斗牛必须要有专人看护和训练,经常饲喂黄豆等精饲料,生活待遇远远高于普通耕牛!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闲钱、大量的空闲时间,以及宽敞的场地。所以只有大户人家才能养得起斗牛。我不是苗族,我不理解他们为什么要养斗牛!太费事!当地汉族人家喜欢养斗鸡,院子里配备一个大号鸡笼即可,多省事!但是我也喜欢看斗牛比赛。
牛主将牛牵到斗牛场附近观众较少的地方,防止伤人。这牛浑身皮毛油光发亮,肌肉发达,浑身充满力量,两只圆弧形的大角就是两个大杀器,让人生畏!来之前已经给牛灌了半斤包谷酒,牛眼发红,鼻子发出粗气,焦灼不安地转来转去,若不是被牛主拿着鼻栓身不由己,早就冲向最近的对手打起来。资深会友很容易看出斗牛比赛是否精彩,他们通过数数斗牛场周围有几头牛就可以,牛越多意味着场次越多,比赛就越精彩。怎么看出哪些牛比较能打?看看牛周围围观的人多少就可以!人越多牛就越厉害!观众们多是男性,站着或蹲着,对牛评头论足,看牛的骨架、皮色和精气神等,估计牛的胜率!牛主有时候也参与讨论,有时候则一言不发。斗牛比赛规则比较奇特,能不能比赛要看很多因素。首先是奖金的多寡?奖金太少,没有吸引力,参加的就少。其次是看牛主的心情和牛的状况,有些牛主并不想参赛,只是想亮亮相,让牛见识一下大场面,混过脸熟而已。有的牛主知道自家牛的能耐,也怕伤牛,不愿意与太强的对手比赛。裁判必须对所有的斗牛有所了解,根据其实力进行配对说和,比赛才能进行。这一天能看几场比赛?就看运气了!曾经有过在斗牛场呆了一个小时,一场也没有看到!也曾经运气好,一个小时就看了七八场,真是过瘾!
斗牛比赛开始,牛主将牛牵到场内,解开绳索,然后迅速跑到场边。两头牛相互打量,然后仰着头,一头牛突然发动,向对手冲过去!对手急忙应战,两个牛头碰在一起,发出沉闷的撞击声,牛角相互拍打,发出清脆的声音。冲撞这第一板斧要是成功,力气小的牛抵挡不住,就会扭头就逃,胜负立判。扛得住的,进入相互较力阶段,比拼的是双方的耐力和技巧。斗争经验丰富的牛,会寻找机会使用牛角刺伤对手头部,甚至是眼睛,迫使对手无法忍受伤痛出局。为了避免眼睛受伤,两头牛都将头部紧紧抵住地面,用脖子背部挤压对手。地面都是泥土或草地,不会擦伤。然后摆动牛角,力求刺痛对方。比赛时间限定三分钟,时间一到就判为平局,裁判喊“拉脚”。这牛打得正酣,当然不听裁判叫唤!继续战斗!双方牛主急忙拿起专用于拉脚的粗大棕绳套在牛的一只后腿上,蛢命往后拉,旁边的七八个观众也跟上帮忙,力求在最短时间内将两头牛分开,避免无谓的伤害。被拉开后,牛主要迅速勾住牛鼻子上的铁环,那牛正斗在高潮上,被突然分开,当然不情不愿,将头抬得很高,或是扭来扭去,不让抓住!总有一个帮忙的观众,瞧准机会,一把抓住牛鼻子,这才栓起来了事。那三分钟内分出胜负的,失败的牛扭头就跑,慌不择路,只要是条路就行!牛主气急败坏,撒腿就追!由于没有专门的逃跑通道,牛有可能往观众席上窜,观众们急忙躲避,引起一片混乱!没有受到影响的观众自然看热闹,有惊呼的,有大笑的!其实水牛比较温顺,农村放牛的多是十岁八岁的孩子。只要对手不追了,就会停下来。就怕对手不依不饶,那场面就混乱不堪,有时候要追出好几里,胜负双方牛主都心急如焚,苦不堪言。胜利的牛,牛主牵到原来的位置,总有一批人围过去夸牛,牛主当然心花怒放,喜笑颜开。失败的牛,则由牛主牵着默默地踏上回家的路。休息一个晚上,明天再来讨回面子。常规赛有平局,但前三名的争夺就不能有平局了。因为组委会不愿意,观众更不愿意。因此争夺前三名的比赛最为精彩,也是压轴大戏!没有三分钟的限制,斗到分出胜负为止。下司的牛主比较爱惜牛,算计比较多,开赛不那么爽利,这就让铜鼓等地方的人瞧不起。
马场村位于下司西面三里多的一个山腰上,步行也就顶多半个小时。马场的会没有芦笙比赛,少了很多韵味!因为这里居住的多是汉族和仫佬族,没有跳芦笙的习惯。但是斗牛和篮球比赛也是很精彩,篮球赛在马场小学的操场进行,斗牛在南面的山坳里进行。
位于下司镇东偏南五六里的铜鼓村,是正宗苗族聚居的村子,也是农民画家的聚居地。这个村以前是下司镇第一人口大村,由于不靠大河,干旱年份容易出现水稻欠收,算是一个贫困村。铜鼓村的会民族风味更浓厚,也更精彩。它的篮球比赛在铜鼓小学进行。篮球场没有进行水泥硬化,天晴时无所谓,下雨时进行的篮球比赛实在没法看:地面全是泥泞,三秒区和三分线都没有了,双方队员身上全是泥浆,还在你争我抢!打球的和看球的都难受。芦笙场位于村北,很大也很特别,旁边就是一个坟场!密密麻麻的坟墓,平常肯定没有人愿意来。这里的芦笙比赛最为精彩,参赛队伍和观众最多。我去看就是看热闹的,什么门道也看不出来,也就是哪个姑娘长得比较漂亮,就多看两眼。如果天气晴好,就会有很多人在坟堆之间草地上休息或假寐,耳边听着芦笙,嘴里吃着零食,看着蓝天白云,阳光暖暖地晒在身上,说不出的惬意!斗牛场位于芦笙场附近,中间低,两边高。这里的斗牛要比下司爽利,说打就打!大家看得比较过瘾。斗牛场西边有一座山,全是裸露的石头,看着很特别,我和几个小伙伴曾经爬上去,也没有发现什么特殊的地方。
白午和摆仰的会去得少,也没有什么特色,这里就不提了。
看会期间由于人员大量聚集,犹如赶集,当地居民借机摆摊设点,出售米粉、面条、米豆腐、烧烤、麻辣烫、酸萝卜各种小吃;各种水果,如柑橘、甘蔗、苹果等;还有各式各样的玩具和服装鞋帽。由于办会能给一个村子带来很多经济效益,所以有些没有这个习俗的村子也想办会。最成功的就是南面的周家桥,我不知道属于哪个村,淑里村还是沙漂村?这里看会更加直截了当,就两个项目,篮球比赛和斗牛比赛。其他项目一概没有。斗牛比赛尤为激烈,所以观众比较多。但是这里办会的时间很晚,过了正月十五才开始,这个时间我已经回学校了。有一年的春节比较早,正月十五后还有好几天,所以有幸去看了两天,确实名不虚传。
春节这个时候,孩子们手中都有几个压岁钱。这个时候不花,什么时候花?小学生和中学生看会,就是看热闹,手中有压岁钱,想吃什么就买什么。看会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为了欢度春节,放松心情,同时也是亲朋好友加强感情的好时机。哪家亲戚朋友家的小青年,带着两三个伙伴,趁着看会的时间,过来耍耍,要管吃管住好几天,也是无法拒绝的事情。所以说看会的成本不高,不用掏钱住店,还有人管饭。对于未婚小青年来说,热衷于看会,除了看热闹以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找对象。开会期间,男孩子一堆,女孩子一堆,都穿着崭新的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以最佳的状态去看会。他们也很大胆,男孩子看到漂亮的妹子,就会主动去搭讪。互相看着顺眼了,就多说两句。双方都看好了,回家去跟父母一说,父母再通过各种途径打听对方的情况,这是很容易的,都是附近的人家。父母都愿意了,然后找个好日子定亲,过些日子就是一家人了。我二哥二嫂就是这样认识的。
对于我来说,看会就是看热闹。平常没事我就喜欢到处走走。碰上有会,只要有空,肯定不会放弃!一年就一次,到小镇周围看看风景,再有几个朋友一起聊聊天,吹吹牛,这就是一个很完整、欢乐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