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圣地梅州凭借什么优势可以孕育古今军事

北京中医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www.bdfzkyy.com/
拧开锈迹斑驳的心锁,轻启布满尘埃的记忆,有人总是怀恋梅州的雨。如那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勾勒的池塘水涨,蛙声不断的江南夏雨图,如工笔画般清新恬静,道出了金鸡版图的主角——将军圣地梅州。梅州被誉为“将军之乡”,封建最后一个王朝大清覆灭后至今共有多大小军衔的将军从梅州这个地方走出来,被人记住。在他们当中,不乏“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亦文亦武之辈,梅州从古至今孕育军事人才无数,我们来追溯一下自古的渊源。梅州自古代就有崇尚武艺的传统。在广东梅州地区,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临海而居,养育了不畏苦难的客家英雄,拥有闯荡世界、劈波斩浪的自强精神。自古以来,梅州人考取武状元、武举人的数量不少。据《嘉应州志》和《梅县教育志》记载:清代,梅县经乡试考取举人的有人,内有解元15人,其中文解元10人,武解元5人。必定是将军之乡传承的独立勇敢精神,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保家卫国的好男儿。而在五华、兴宁等地,武举人的数量更是有增不减。据史料记载,清乾隆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五华便一下出了三个武举人:锡坑人李南馨、华城人李威光和横陂人魏大斌。在殿试中,李威光被乾隆钦点为武状元。这个李威光能力突出,在水军防御方面有大才。据《长乐县志》记载:李威光身高七尺,臂力过人,25岁中武举人,乾隆37年在京城会试被乾隆钦点“状元及第”,曾任闽安水师副将、福建南澳总兵官,为乾隆年间的海域防伪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史学家陈作新认为:“兴宁人亦文亦武亦商,爱国爱家爱乡,思想开放,人也聪明灵活,各行各业均有卓越人才。”多年前,当时的惠州府兴宁知县,同时也有“江南四大才子”之称的祝枝山在兴宁期间,便作诗以“五寸冲牙丈八矛,装成十万绕林头。莫欺楪子兴宁县,一半人家千户侯”称赞兴宁这个地方,想来梅州兴宁拥有家国情怀是传统文明了。梅州能走出如此多的将军,还因为它是军事战略要地。在历史上,文天祥曾涉足此地,清末太平军石达开部将石镇古、石镇常、康王汪海洋曾转战或兵败于梅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炽热纯洁的爱国胸怀是踏足过梅州的每一位将军心向往之的!前有将军,后有来者。将军之乡,实至名归。动情凝视这片红土地下长眠的烈士英魂,他们为梅州人民留下了一笔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至今仍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梅州儿女奋发前进,也激励着全国各地的中华子民向榜样看齐,勿忘初心,踏实向前,勇敢前进!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671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