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贾兼善的孙子贾发庆和妻子返乡为贾兼善扫墓擦碑。本报记者高会鹏摄
贾兼善的画像和革命烈士证明书摆放在后人家中。本报记者高会鹏摄
清明节刚过,一座座坟茔旁祭奠的痕迹犹存。
4月6日上午,商丘日报“百年华诞寻初心”融媒体报道组一行来到中共宁陵县委第一任县委书记、抗战烈士贾兼善的故乡——宁陵县乔楼乡贾楼村,探寻烈士永不褪色的初心,也为了永不忘却的纪念。
在贾楼村北部一望无际的麦田里,有一块孤立的墓碑,墓碑正面是一行遒劲有力的大字:革命烈士贾兼善之墓。碑后就是贾兼善的衣冠冢。碑前,摆放着金灿灿的菊花,寄托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哀思。
“父亲被日寇抓捕入狱后,为获取党的秘密,日寇和汉奸对父亲严刑拷打,被折磨得死去活来的父亲宁死不屈,见硬的不行,他们又对父亲威逼利诱,父亲始终不开口。后来,气急败坏的日寇将他押送至济南残酷杀害。”身在深圳的80岁的贾兼善的二儿子贾洪范通过视频诉说着日寇罄竹难书的罪恶。
贾兼善,字达夫,年出生于贾楼村一个书香门第,年年底,在省立淮阳师范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中共豫东特委派他到沈丘县开展工作,并随之建立县委,任沈丘首任县委书记。年5月,调任永城县委副书记,7月,奉豫皖苏区委指示,到宁商柘一带开展革命活动,先后任宁陵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和宁商柘中心县委书记等职务。年春,因叛徒告密被捕,年秋,壮烈牺牲,时年24岁。商丘知名文史研究专家、宁陵县商务局局长马学庆介绍说,贾兼善是商丘党史上牺牲的最年轻的县委书记。
70多岁的退休教师贾长青是贾兼善的侄子。据贾长青介绍,年,贾兼善公费考入省立淮阳师范学习,在校期间,他参与组织创办《洪钟》校刊,并积极撰写文章,通过《洪钟》宣传抗日救亡的主张,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暴行,他在一篇文章中说“痛莫痛于亡国,耻莫过于当亡国奴”,对提高同学们的抗日热情起到了极大的激励作用。
年7月,贾兼善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这是地下党的外围组织。从此,他开始了在党的领导下有组织的活动,回校后,他负责这个组织的对外联络和宣传工作。不久,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年,由于日寇步步逼近,豫东部分地区沦陷,淮阳也危在旦夕。他在教师刘作孚(时任淮阳县委书记)的领导下,组织学生在淮阳县城搞到了部分枪支,组织起了抗日游击队,直接受豫东特委领导。从此,贾兼善走上了革命征途。
几年的革命斗争实践,已使贾兼善成为一名成熟的革命者。年6月,贾兼善被组织派往西华县担任豫东特委秘书,9月,又奉命去沈丘组建县委,并任沈丘县首任县委书记。年下半年到年年底,他发展党支部10多个,党员由3人发展到多人,民族解放先锋队队员发展到多人。
年夏秋之交,省委根据当时对敌斗争形势的需要,把贾兼善调到他的家乡宁陵县组建县委,并任宁陵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很快,他又被任命为宁柘商中心县委书记,开辟宁、柘、商一带抗日根据地。
为了进一步扩大抗日力量,随后,贾兼善只身来到宁陵县与商丘县交界的郭村集小学,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发展敌后武装,使豫东一带的抗日武装力量迅速得到扩大和加强。后来,他又转移到宁陵县南小路庄以私塾先生为公开身份,继续开展抗日斗争。不久,由于汉奸告密,贾兼善被捕。就在敌人抓他前的紧急关头,他吞下了写有60多名地下党员名单的纸条,避免了党组织遭受更大损失。
日寇驻商丘宪兵司令佐久间对贾兼善一案特别重视。为了索取地下党员名单,他们对贾兼善实行法西斯式审讯,将贾兼善装入麻袋在水泥地上摔打,用狼狗咬、电椅烫、火棍燎,多次把他折磨得昏死过去。尽管敌人百般摧残,但贾兼善始终坚贞不屈。面对“软硬不吃”的贾兼善,在穷尽一切手段之后,日寇将他从商丘押往济南日本宪兵总部杀害。
贾兼善被害后,其家人万分悲痛。贾兼善孙子、商丘市十三中副校长贾发庆抱着年民政部为贾兼善颁发的《革命烈士证明书》含泪说,爷爷在坐牢时,老爷爷贾赏曾四处活动想见他,但是始终没有见到。后来爷爷被杀害后,老爷爷曾千方百计想找到尸首,但是始终没有见到,爷爷牺牲后,每到过年,老奶奶和奶奶总是痛哭不已,年也过不成。贾洪范流着泪说:“父亲被捕时,我才生下来一百天。父亲被害后,一直找不到尸首。直到母亲去世,家人才找了父亲生前的一些衣物装进空棺材里一起埋葬。”
初心永不忘,薪火代代传。受贾兼善事迹的影响,其直系后代已有8人入党,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
关于如何弘扬烈士精神、传承烈士遗志,乔楼乡党委书记马士云说:“贾兼善同志是家乡的骄傲,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今后,我们将继承烈士遗志,更加深入广泛地传播烈士事迹,力争将烈士精神转化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无穷动力,从而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记者感言
开展对先烈的纪念正当其时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之际,在当前严峻复杂的国际时局下,开展对先烈的纪念,无疑正当其时。
贾兼善是一位忠贞不渝、视死如归的抗日烈士,无论是奉命组建沈丘县委,并任沈丘首任县委书记,还是到宁(陵)、商(丘)、柘(城)一带开展革命活动,先后任宁陵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和宁商柘中心县委书记,他都始终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在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地点和日寇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并最终为保护党组织献出了年仅24岁的生命。
战争已经过去,但战争从未远去。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一个没有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所以,我们纪念先烈,弘扬其精神,传承其遗志,是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实现中国梦强大力量的战略之举、长远之策。(侯国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