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十四五”时期,广西计划投资约亿元用于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加快促进城乡供电服务均等化,进一步解决农村电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当前,我国城乡之间发展仍在很多方面存在不平衡。受自然条件等因素制约,偏远山区电网建设相对滞后,农村地区电力保障能力与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不相适应。城乡电力供应服务的不平衡,既制约了居民生活的改善,也制约着乡村产业的发展,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短板之一。因此,建设“安全、可靠、绿色、高效、智能”的现代化农村电网,为乡村振兴提供高质量的电力服务,是促进乡村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对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共同富裕都有积极意义。
首先,加快农村电网建设步伐,全面提升农村电力基础设施水平,需要政企联动保障规划落地。尽管建设现代化农村电网是重大利好已成为普遍共识,但当前不少农村电网建设项目仍存在变电站和线路走廊布点难、落地难问题。一方面,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给广袤乡野带来蓬勃发展机遇,用电需求不断增强;另一方面,电网建设涉及征地、青赔等具体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理解与支持。项目落地难,则电网建设难以如期推进,存量供电设备过载、重过载问题凸显。加大新建及改造农村区域变电站和线路,确保项目如期发挥作用,需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电网规划建设机制,把电网规划蓝图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布局,推进政企联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确保规划方案“落得下”“用得上”,让“动力电”“致富电”输入广大偏远山坳。
其次,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构建绿色、多元的现代农村能源体系,助力生态乡村建设。在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农村能源低碳变革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推动农村能源变革,构建与乡村振兴相适应的现代农村能源体系,既要科学引导、系统规划,又要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开展农村地区电网建设,促进农村电网实现源网荷一体化发展,分布式新能源在农村就地消纳,提高农村地区绿色能源占比,更好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环境。
此外,要积极探索如何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实现农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供电服务水平显著提升。近些年,随着电网科技水平不断发展,农村电网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成为业界共识,国内不少电网企业已先行先试。比如,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在位于大石山区的河池市东兰县建成农村智能电网“标杆项目”,构建全数字化农村电网管理模式,不仅提升了农村供电管理效率,同时电力大数据为当地政府实时掌握易地扶贫搬迁效果提供了极有力的支撑。(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作者:童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