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广西宜州市(现为宜州区)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地级市之一的河池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共有14个地级市,分别是: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贵港市、玉林市、百色市、贺州市、河池市、来宾市和崇左市。
河池市地处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南麓,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河池市辖2区9县,分别为:宜州区、金城江区、南丹县、天峨县、凤山县、东兰县、巴马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宜州市行政区划名称历经了多次变迁。宜州市的前身是宜山县,于年12月设立。年9月撤宜山县设宜州市。年12月国务院批复撤销宜州市设宜州区,年7月正式挂牌。现在宜州市已不存在,改成了宜州区。
宜州区位于广西中部偏北,下辖9镇7乡,境内居住着壮、汉、瑶、苗、仫佬、水、毛南等30个民族,壮族是宜州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宜州山水秀美、景色宜人,旅游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自古有“宜山宜水更宜人”美誉。宜州旅游景点主要有刘三姐故里旅游区、会仙山、山谷祠、下枧河风光、南蛇山、壮古佬景区、冯京公园、龙江水中石林、宜州祥贝大水车景区、古龙河景区等。
宜州最吸引人的是下枧河风光。下枧河位于宜州城北四公里处。河水碧绿,清澈透底,全程水路十二公里。传说中的刘三姐,就是在这片青山绿水、竹影婆娑中长大成人,划着小舟,唱着山歌,和阿牛哥谈着恋爱。沿途翠竹依依,山歌悠悠,不少地方都留下歌仙传说的景观如传歌台、定情树、手巾岩、望妹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