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作为一个集“老、少、山、穷、库”于一体的国家新时期扶贫开发重点县——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大化县”),一度被广西自治区列为全区四个极度贫困县之一。截止,年底,大化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9万人,贫困发生率为14.38%。
作为中国大唐定点帮扶的大化县北景镇安兰村、板兰村贫困发生率高于大化县,是“极度贫困”中的“极度”。作为央企的中国大唐勇挑重担,通过自己的行动帮助安兰、板兰两村脱贫,展现了脱贫攻坚行动中的央企担当。
日前,记者随中央媒体团深入安兰、板兰两村,采访了大唐驻两村的扶贫干部和部分贫困户,对于中国大唐帮扶两村实现脱贫目标的一系列工作成果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乔迁新居贫困户“翻身”变能人
虽然事先已经了解到当地贫困户原先的居住条件十分艰苦,但是当走进板兰村卡分屯贫困户罗桂合的旧居时,记者依然被震撼到了——依山而建的一间半悬空木屋,四周是用竹席围起来的“墙壁”
屋内仅有一米余宽的空间是地面,其余全部都是用木板铺成的悬空的“地板”;这些布满缝隙的“地板”下面就是猪圈和鸡舍,禽畜粪便的臭味充满了整个屋子;仅有的一点石头地面的中央,是一个已经废弃的火塘,显然这里曾经是罗桂合一家人做饭和取暖的地方。
罗桂合说,这间简陋的“房子”,是在他4岁的时候建成的,他在这里生活了近40年,现在已经是一个七口之家的“一家之主”了。
不仅居住条件简陋,困扰罗桂合一家的还有一个更严峻的困难——吃水难。虽然地处常年湿润多雨的广西,虽然从地图上看,罗桂合一家离奔涌的红水河直线距离仅有几公里,但是崎岖的地形、过高的海拔和“留不住一滴水”的喀斯特地貌,让无论打井还是泵取红水河之水都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守着大江没水吃”的窘境不仅降低了罗桂合一家的生活质量,也威胁着他们的身体健康。
罗桂合一家的状况,仅仅是板兰村中国贫困户的一个缩影,在板兰村,“吃脏水,住危房”是一种普遍现象。针对这一状况,中国大唐旗下的广西桂冠大化水电总厂举全厂之力,成立扶贫突击队,配合现该厂驻村一书记韦庆纠,脱下电力工人的外衣,穿上脱贫攻坚的“战服”,仅年,就实施了71户危房改造及31户住房面积不达标加建;修建了个60立方的家庭水柜、15个立方的产业水柜。
如今的罗桂合一家,不仅住上了平米的新房,还建好了水柜,结合按户配发的过滤净水装置,基本实现了安全用水。在建新房和修水柜的过程中,由于罗桂合曾有外出务工时当过泥瓦匠的经验,能干的他现在组织起了一个由7人组成的“施工队”,专门承接附近的旧房改造和水柜修建工程。曾经的贫困户如今成了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能人”。
同样的“能人“还有板兰村弄陆屯的贫困户蓝桂林,家里有4口人的蓝桂林是年脱贫户,如今的他已经响应国家扶贫搬迁的号召,于年初搬迁到县城的拿银安置区居住,蓝桂林本人担任了板兰村扶贫信息员,他的妻子是大唐援建弄陆养殖车间的带头人,目前已经养了只湖羊。
年,已经脱贫的蓝桂林参加了板兰村村干部选举并当选为板兰村副主任,积极投身于帮助更多村民脱贫的任务中来。
换上新校服孩子们笑得更灿烂了
走进板兰小学时,正好是午休时间。一进校门,就看到一群至多不过一、二年级的孩子正在排队打午饭。
令人吃惊的是,正在给大家分米饭的居然也是同班的学生,相比起现在大城市的一些甚至还不会自己独立吃饭的一年级学生,大山里的孩子,独立得让人既欣慰,又心痛。
操场上,几个还不怎么急着吃饭的孩子抓紧时间打起了篮球,其中一个男孩脱下了似乎并不怎么合脚的鞋子扔到一边,赤脚上阵。虽然对于光脚还是穿鞋,孩子们的选择各有不同,但是相同的是他们身上都有着一身崭新的衣服——由中国大唐捐赠的板兰村小学新校服。
创办于年的板兰小学,在年因岩滩水电站建设,原来的校址属淹没区,搬迁至如今的校址——北景镇板兰村弄必屯。现校址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面积平方米;生活用房面积平方米;学校活动场面积为平方米,拥有2个篮球场,1个气排球场,1个羽毛球场,1个舞台——作为板兰村最好的一个建筑群,板兰小学的校舍向记者生动地展示了什么叫做“再穷不能穷教育“。
板兰小学下辖北景镇安兰、可考两所院校,辖区总人口多人,服务半径10公里,地处大化、巴马、东兰三县交界处的中心地带。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大化县板升乡的弄勇村、弄雷村;巴马县东山乡的卡桥村;东兰县三石镇的长垌村、弄美村;以及东兰县大同乡的平勇村等六个外县外乡村屯的适龄儿童纷纷到该校就读。本学期,学校在校学生人,共开设18个班级,80%为瑶族,其中住宿生人。
就是这样一个解决了周围多个乡镇学生读书问题的小学,长期以来都没有一身统一的校服。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就读学生家庭很多都是贫困户,加之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较差的医疗条件,不少家长因病早逝,学校中孤儿比例高达8%,一身校服的花销,却是很多学生家庭“不能承受之重”。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中国大唐集团年投入30万为板兰小学师生捐赠校服,结束了板兰小学无统一校服的历史;并设立大唐奖学金,奖励学校品学兼优的学生。
产业扶贫新办法小创新解决大“痛点”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攻坚,发展产业是关键。对口支援板兰、安兰两村以来,中国大唐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产业基础和市场环境,因地制宜、适需对路的科学谋划产业布局。种植产业方面,帮扶安兰村、板兰村建设46个种植基地,用来种植安兰李、毛葡萄和象草,均已完成种植;养殖产业方面,帮扶两村建设31个养殖扶贫车间,用来养殖七百弄鸡、肉鸽、努比亚羊、七百弄羊和肉牛;车间运营方面,“两村”注册成立8个专业合作社管理扶贫产业,通过扶贫车间及基地的带动作用实现产业全覆盖,与户贫困户签订了合作协议,产业扶贫%挂靠贫困户。
在扶持两村产业的时候,大唐驻村扶贫工作队发现了一系列问题——在极度缺少平地的两村,稍微平整一点的地块全部拿来耕种了,当地居民盖房子有时都找不到一块像样的平地,如何发展规模化养殖?劈山建厂成本高得吓人,如何实现养殖利润?交通不便的两村养殖出来的山羊,运出山去要比别人贵多块的运费,如何具有竞争优势?在板兰、安兰两村进行的产业扶贫,可谓是困难重重。
中国大唐集团对口帮扶板兰村后,为了让板兰村能早日脱贫出列,中国大唐想尽办法、倾尽全力,走出了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子。
年11月1日,中国大唐董事长陈飞虎深入所帮扶的板兰、安兰“两村”走访贫困户,调研扶贫产业,对发展肉羊养殖产业提出了很好的指导意见。
年3月初,大唐广西分公司总经理李凯到现在肉羊种羊场调研产业扶贫工作,在了解到源丰种羊专业合作社在发展扶贫产业的突出成效和努比亚山羊的广阔市场前景后,大胆提出了异地建设扶贫养殖场带动板兰村贫困户的设想,得到乡党委政府、村委会和贫困群众的大力支持和拥护。
异地扶贫车间位于大化镇古感村苏烈屯,距离大化县城5公里,来马高速周鹿出口10公里,这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饲料资源丰富,附近有几千亩甘蔗尾梢和玉米秸秆,可以充分利用,是肉羊养殖的最佳场所。该异地养殖场占地约20亩,建设有0平米的饲料加工厂房和平米的标准化羊舍,可以养殖肉羊只。在大化镇的土地上建设北景镇板兰村的扶贫养殖基地,这是中国大唐产业扶贫的一个新举措。
项目从提出到签约开工仅用7天,从建设到完工也仅用了60天时间,这个养殖场的建设和运营创造了“大唐速度”。该项目一共带动个贫困户参与到山羊养殖生产活动中来,贫困户把羊统一放到养殖场由合作社代养,各户轮流出人到养殖场做工。肉羊出栏后的销售利润贫困户占70%,合作社占30%,仅靠此一项,每个贫困户大约能有每年一万元左右的收入,基本实现“两不愁“的目标。
目前,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关键性突破和重大阶段性成果:截至年10月25日,中国大唐在大化县《中央单位定点扶贫责任书》年目标指标已超额完成,安兰村、板兰村脱贫主攻项目已全面见底见效。安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为户人,其中已脱贫38户人,户人已达到脱贫摘帽标准,脱贫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98.22%,贫困发生率将从年初的35.83%降至1.78%;板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为户人,其中已脱贫54户人,户人已达到脱贫摘帽标准,脱贫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97.63%,贫困发生率将从年初的65.31%降至2.37%。“两村”贫困发生率均达标。今年将确保大化县两个极度贫困村——安兰、板兰两村提前脱贫出列,将有户人脱贫,为全县年脱贫30个村、减贫4万人做出央企贡献。